請先啟用javascript

生命.愛心.卓越.創新
LIFE .LOVE.EXCELLENCE.CREATIVITY

首頁 / 衛教園地 / 詳細

菸,改,嘸好? 菸害無遠弗屆、無所不在 菸,蓋嘸好! 遠離致癌物質、尼古丁 找回健康03 Aug, 2009

主講者:孫子傑醫師

菸,改,嘸好? 菸害無遠弗屆、無所不在
菸,蓋嘸好! 遠離致癌物質、尼古丁 找回健康

常可聽到癮君子說一句話:「飯後一支菸,快樂似神仙!」但在這快樂的背後,卻必須付出相當大的代價,不僅是對自身及他人健康的危害,在台灣還可能因在不當地點吸菸而受罰,蒙受金錢上的損失。
成大醫院斗六分院家庭醫學科孫子傑醫師表示,根據研究,吸菸者平均會比一般人短少13至14年的壽命,且全球每年有500萬人死於菸害,估計到2020年會達到1000萬人,台灣每年則有約2萬人死於菸害。
孫子傑醫師指出,香菸含有4000種以上的化學物質,除了尼古丁以外,還有超過60種已知的致癌物,幾乎所有耳熟能詳的癌症都與吸菸有關,除了肺癌,還包括鼻咽癌、胃癌、肝膽癌症、胰臟癌、腎臟癌、膀胱癌、子宮頸癌等;吸菸也造成許多常見的慢性疾病,如高血壓、心臟病、腦血管疾病、糖尿病、呼吸道及腎臟疾病等,可以說對全身的器官皆有害。在眾多死因中,肺癌、心臟病、慢性阻塞性肺病是吸菸者死亡主要原因。
另外,因吸菸造成的意外事故,如車禍、火災等,也是不容忽視的災害。有鑑於此,世界衛生組織早已將5月31日定為世界戒菸日,提醒世人重視菸害。
在台灣,根據衛生署國民健康局2006年的調查,男性吸菸率為39.51%,女性則為4.12%,雖有減少的現象,但吸菸年齡層卻有下降的趨勢,成為危害青少年健康的隱憂。另外,因吸菸所造成的經濟損失,每年更超出500億新台幣,對台灣整體社會所帶來的經濟負擔也是非常驚人。
孫子傑醫師指出,吸菸被證實為一種成癮性疾病,而尼古丁依賴是造成吸菸成癮的主因。要成功戒菸,除了要有強烈的意願外,通常還需要接受專業的行為諮商與藥物治療。目前治療尼古丁依賴的藥物,主要分為尼古丁藥物與非尼古丁藥物兩大類。
尼古丁藥物主要包括:尼古丁貼片、口嚼錠、吸入劑,與鼻噴霧劑等;非尼古丁藥物(口服戒菸藥)則有「耐煙盼」及「戒必適」。孫子傑醫師說,使用戒菸藥物的療程約1至3個月,花費約在新台幣3000至7000元。但他強調,這數字與連續吸菸幾十年所需費用及相關醫療支出相比,簡直是小巫見大巫。
目前許多醫療院所都已成立戒菸門診,提供戒菸的服務,協助患者選擇適當的藥物。戒菸後可能會產生許多不適,造成所謂的「戒斷症候群」,持續大約2到4週,但可透過醫療專業人員的協助或其他紓解方式獲得顯著改善,比起吸菸對健康造成的危害,這些影響是微不足道的。
孫子傑醫師提醒指出,為了自身及他人的健康及經濟著想,癮君子必須堅定意志,尋求專業協助,才能戰勝菸癮,脫離菸害。
(本篇內容旨在提供一般醫療衛教知識,如有不適或疾病,應尋求專科醫師的診治,以免貽誤病情,並能獲最佳治療的效果。)